本學期針對士林地區「士林夜市」與「福德洋圳」兩個田野,共產出五個設計提案。課程協作老師包括:張清鴻老師(士林區福林國小自然科老師)、黃飛霖老師(市集展演平台「舒喜巷」創辦人、齊飛文創工作室負責人)。成果發表會於2025年6月辦理學期成果發表會。
課程剪影
田野設計提案
The Shilin WAY ⼠林味
以士林夜市為研究場域,經田調及設計思考工具,發掘可精進處:1.地方文化推廣不足;2.夜市資訊傳播管道分散;3.廁所垃圾桶標示不明;4.夜市路標不足容易迷路。本組提出解方:「萌虎地圖」、「士林尋味針」、「夜市特色紀念T恤」,經原形型測試,確能達到目標並具可行性。
ㄟㄟ!來去踅夜市閣兼看戲
研究場域以士林夜市的慈誠宮為中心,經田調及設計思考工具,發掘可設計點主要為:1.缺乏特色;2.人潮太過聚集;3.動線不明;4.往日的回憶及感覺不再。本組提出解方欲結合夜市與宮廟戲台注入歷史元素,以及結合光影、藝術等方式將人潮分流,經過原型測試發現確實能達到目標並具可行性。
《味引・⼠林》
以士林市場為研究場域,主要關注於「如何把人流吸引到地下街」與「加強人們在地下街消費的誘因」兩大設計點。本組進行地下街路標指引的強化,並結合「味?在嗎?」網站提供轉盤吸引遊客,以及注入利歷史人文元素設置「投影彩繪」。結合傳統與創新特色的士林市場,經過原型測試發現確實能達到目標並具可行性。
圳是美崙好所在
以福德洋圳為研究場域,並聚焦於美崙公園,經田調及設計思考工具發現,彙整出如何讓人願意了解水圳、主動參與?產生情感連結?等設計要點。最終提出「飮水思圳飮水機」、「手動式取水泵&故事告示牌」,結合水意象與兒童互動提升親子參與度,經原型測試,確能達到目標並具可行性。
福圳拾光
以福德洋圳為研究場域,聚焦於東吳大學旁的至善路138巷,經田調及設計思考工具,發現此段水圳目前具有環境髒亂、知名度低、道路狹窄創設困難、史料不足等設計點,並透過學生自發性的建立「守圳志工隊」、設計「圳的發生什麼事」導覽牌,改善水圳環境以及提升知名度經原型測試,確能達到目標並具可行性。